恐慌症 (Panic Disorder)
恐慌症診斷標準(根據《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》第五版,DSM-5)
A. 反覆出現意外的恐慌發作:
- 恐慌發作是指在數分鐘內突然出現強烈的恐懼或不適,並在此期間出現以下4項(或更多)症狀:
- 心悸、心跳加速或心率加快
- 出汗
- 顫抖或震顫
- 呼吸急促或窒息感
- 感到喉嚨梗塞
- 胸痛或不適
- 噁心或腹部不適
- 感到頭暈、不穩、頭輕或昏厥
- 寒顫或潮熱
- 感覺異常(麻木或刺痛感)
- 現實感喪失(感覺不真實)或人格解體(感覺與自己分離)
- 失去控制或“發瘋”的恐懼
- 死亡恐懼
B. 至少有一次發作後持續一個月(或更長時間)出現以下1項或2項:
持續擔心或憂慮會有更多恐慌發作或其後果(例如,失去控制、心臟病發作、“發瘋”)。
為了避免恐慌發作而做出顯著的適應不良行為改變(例如,避免運動或陌生情境的行為)。
C. 這種障礙不能歸因於物質(例如,濫用藥物、藥物)或其他醫學狀況(例如,甲狀腺功能亢進、心肺疾病)的生理影響。
D. 這種障礙不能更好地用其他精神疾病來解釋
確診恐慌症需要由合格的心理健康專業人士進行全面評估,以準確診斷並區分恐慌症與其他可能的狀況。
Reference:
美國精神醫學學會. (2013). *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*(第5版). 阿靈頓, VA: 美國精神醫學出版公司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