認知扭曲
認知扭曲是非理性或帶有偏見的思維方式,可能會對我們如何感知現實產生負面影響,導致錯誤的結論或負面情緒反應。這些思維錯誤往往是自動發生的,會影響我們如何解讀事件、人際關係以及自我認知。認知扭曲在焦慮症和抑鬱症等心理健康狀況中常見,但它也可能影響任何人。
· 全有或全無思維(黑白思維)
• 解釋:將事情極端化,沒有中間地帶。如果某事不是完美的,就被視為完全失敗。
• 例子:「如果我這次考試沒有拿到A,那我就是徹底的失敗者。」
· 災難化思維
• 解釋:誇大或放大情況的潛在後果,想像最糟糕的事情會發生。
• 例子:「如果我在演講中犯了一個錯誤,大家都會認為我無能,我可能會因此失去工作。」
· 否定正面
• 解釋:拒絕接受正面的經驗或成就,堅持認為它們不算數。
• 例子:「那個讚美不算數,因為他們只是出於禮貌。」
· 心理過濾
• 解釋:只專注於情況的負面方面,忽略所有的正面因素。
• 例子:「我在演講中犯了一個小錯誤,所以整個演講都毀了。」
· 誇大與縮小
• 解釋:誇大問題的重要性或縮小正面事物的重要性。
• 例子:「如果我在工作中犯錯,我會被解僱,我的生活將會毀了。」
· 以偏概全
• 解釋:根據單一事件或少量證據得出廣泛的結論。
• 例子:「我沒得到我想要的工作。我永遠都不會成功。」
· 跳躍結論
• 解釋: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預測事情會變得很糟。
• 例子:「她沒回我的短信,她一定是生我的氣了。」
· 應該陳述
• 解釋:使用「應該」、「必須」或「應當」陳述來為自己或他人設定僵硬的規則。
• 例子:「我應該總是開心。如果我不開心,那我一定有問題。」
· 貼標籤與錯誤貼標籤
• 解釋:根據單一事件為自己或他人貼上負面標籤。
• 例子:「我考試不及格。我真是個笨蛋。」
· 個人化
• 解釋:對超出自己控制範圍的事件負責,導致內疚或自責的感覺。
• 例子:「我的孩子在學校表現不佳,一定是我這個父母不好。」
· 情感推理
• 解釋:相信因為你有某種感覺,這種感覺就一定是真實的。
• 例子:「我感到毫無價值,所以我一定是毫無價值的。」
重要的是要意識到這些思維模式,並避免陷入思維陷阱。